守护生命线 温暖透析路
一、认识"生命线":动静脉内瘘的暖心科普
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,是患者的生命线,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血栓、感染、出血等并发症而影响动静脉内瘘的功能。通过护理干预,可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减少并发症发生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二、动静脉内瘘使用后的护理
(1)新瘘的使用
新瘘开瘘的前5次穿刺,拔针后由医护人员按压20min后放松弹性绷带,继续用绷带轻轻压迫内瘘穿刺点20~30min后,由患者完全松开绷带,检查内瘘是否震颤、有无渗血。
(2)弹性绷带的使用
开瘘5次后,护士拔针后绑上绷带,以内瘘不出血为原则,保证内瘘通畅,扪及内瘘侧搏动及震颤,患者自我感觉松紧舒适,20min后由患者放松绷带,再过30min后完全松开绷带,观察穿刺口是否渗血,如渗血,继续按压30~60min后松开绷带。
(3)保持干燥清洁
使用内瘘当日,保持针眼周围清洁干燥,24小时内穿刺点不湿水,预防感染。
(4)透析穿刺
禁止反复穿刺同一部位,避免穿剌造成血管狭窄或血管瘤。透析结束后,沿血管走向拔出穿刺针后即刻按压止血10~15min,防止压迫点移位,规避形成假性动脉瘤。
(5)保暖
注意肢体保暖,避免术侧肢体受压,以免影响瘘管功能。使用动静脉内瘘后,每次透析前后评估记录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及有无并发症发生。透析期间,严密监测患者血压、超滤情况。非透析期间叮嘱患者每日记录3次血压情况,如出现低血压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并处理。
(6)消炎抗血栓
每次透析结束4小时后,可开始使用喜疗妥软膏涂擦内瘘周围。24小时内避开穿刺点,涂擦整条内瘘;24小时后,每天涂擦2~3次,重点涂擦内瘘吻合口和穿刺部位周围。
三、紧急情况应对:快速识别保平安
▶ 穿刺点渗血不止
▶ 手臂异常肿胀/发紫
▶ 触摸无震颤/听诊无杂音
▶ 发热伴局部红肿热痛
四、日常护理要注意:简单动作,大大保护
1.“两个坚持”
(1)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透析前确保手臂清洁。
(2)坚持每日在三餐及睡前触摸内瘘震颤至少4次。
2.“五个不要”
(1)不要在皮肤消毒后或透析治疗过程中用手接触无菌区域。
(2)不要在内瘘侧佩戴手表、首饰,避免衣袖过紧。
(3)不要使用内瘘侧肢体提重物。
(4)睡觉时不要压迫内瘘。
(5)不要在内瘘侧肢体静脉注射药物、抽血及量血压。
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是一个长期且细致的过程,需要医护人员、患者以及家属共同努力,用心去呵护这条“生命线”,才能让透析治疗得以顺利进行,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。在透析室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,我们始终秉持着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理念,用专业的技术和温暖的关怀,陪伴患者度过每一次透析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