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盆腔脏器脱垂,你需要知道这些
你是否总摸到阴道口有块肉脱出?子宫也会离家出走?这是盆腔脏器脱垂。作为困扰众多女性的常见疾病,盆腔脏器脱垂不仅影响生活质量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。今天,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个“难言之隐”。
一、什么是盆腔脏器脱垂?
盆腔脏器脱垂,简单来说,就是盆腔内的器官(如子宫、膀胱、直肠等),因盆底支持结构变得薄弱,偏离了原本的位置,向下移位。正常情况下,盆底肌肉和筋膜如同一张“弹性网”,稳稳托住盆腔器官。但当这张“网”受损,器官就会像坠落的“重物”,引发各种不适。根据脱垂器官不同,常见类型有子宫脱垂、膀胱膨出(阴道前壁脱垂)、直肠膨出(阴道后壁脱垂)等。
二、哪些因素容易引发盆腔脏器脱垂?
1. 生育因素:多次分娩、分娩时产程过长、难产、使用产钳等助产工具,都可能直接损伤盆底肌肉和神经。特别是顺产,胎儿经过产道时,会对盆底造成巨大压力,导致支持组织松弛。
2. 年龄增长:随着年龄增加,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,盆底组织的胶原纤维减少,弹性变差,就像老化的橡皮筋,失去了原有的韧性和支撑力。
3. 长期腹压增加:慢性咳嗽、长期便秘、肥胖、重体力劳动等,会让腹腔内压力持续升高,不断向下压迫盆底,久而久之,盆底不堪重负,引发脱垂。
4. 其他因素:先天盆底发育不良、有盆腔手术史、绝经后未进行雌激素补充治疗等,也会增加患病风险。
三、盆腔脏器脱垂有哪些表现?
1. 阴道口肿物脱出:这是最典型的症状。初期肿物在用力、咳嗽或站立时脱出,休息后可自行回纳;严重时,肿物一直暴露在外,甚至无法回纳,还可能因摩擦出现溃疡、出血、感染。
2. 坠胀与疼痛:很多患者会感到下腹部、阴道有坠胀感,尤其在长时间站立、行走或劳累后加剧,休息后稍有缓解。
3. 排尿与排便异常:膀胱膨出可能导致排尿困难、尿不尽、尿失禁;直肠膨出则可能引起便秘、排便不尽感,部分患者甚至需要用手辅助排便。
4. 性生活受影响:脱垂导致阴道形态改变,患者可能出现性交疼痛、性欲减退,严重影响夫妻生活质量。
四、如何应对盆腔脏器脱垂? 让出走的子宫回家
1. 预防是关键
- 产后及时修复:产后42天是盆底康复的黄金时期,通过盆底肌肉锻炼(凯格尔运动)、生物反馈治疗等,帮助盆底功能恢复。
- 健康生活方式: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长期增加腹压的行为;积极治疗慢性咳嗽、便秘;合理饮食,控制体重;坚持规律运动,增强盆底肌肉力量。
- 绝经后管理:绝经后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,评估身体状况,必要时进行雌激素补充治疗,延缓盆底组织衰老。
2. 治疗方法多样
- 非手术治疗:对于轻度脱垂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,科选择非手术治疗。包括坚持盆底肌肉锻炼,每天早晚各做15 - 30分钟,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,每次持续3 - 5秒后放松;使用子宫托,将其放入阴道内,支撑脱垂的器官,缓解症状,但需定期取出清洗,防止感染。
- 手术治疗:中重度脱垂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,可考虑手术。手术方式根据患者年龄、生育需求、脱垂类型和程度选择,如阴道前后壁修补术、子宫切除术、盆底重建术、阴道封闭术等。
盆腔脏器脱垂虽然常见,但并非不可战胜。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,关键在于早发现、早干预。如果出现相关症状,不要因害羞而延误就医,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检查诊断。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重视盆底健康,摆脱难言之隐,重拾自信生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