龋病作为我国人群患病率最高、危害性最大的口腔疾病,与恶性肿瘤、心血管疾病一起被世卫组织列为“人类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”。调查显示,我国5岁儿童龋齿患病率为70.9%。 临床上可见龋齿有色、形、质的变化,随着病程的发展,病变由釉进入牙本质,组织不断被破坏、崩解而逐渐形成龋洞,临床上常根据龋坏程度分为浅、中、深龋三个阶段。 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过程,阻止其继续发展并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。由于牙齿结构特殊,虽有再矿化能力,但对实质性缺损无自身修复能力。除少数情况可用药物外,其余均需采用充填术、嵌体或冠修复治疗,以恢复形态和功能。 药物治疗是在磨除龋坏的基础上,应用药物抑制龋病发展的方法,适用于恒牙尚未成洞的浅龋,乳前牙的浅、中龋洞。常用药物包括氟化钠等。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,具有色泽逼真,美观耐用等优点。 用金属或二氧化锆制成与牙齿窝洞适合的修复体,镶嵌在洞内,称为嵌体。做嵌体修复的时候,首先进行模型制备,在口外进行嵌体的制作,做好嵌体之后,把嵌体修复体在患者口内进行试戴,并使用专用的树脂粘接剂进行粘接。嵌体修复是在口外进行修复体的制作,所以它的密合度会更高,不容易产生继发龋、微渗漏,同时在口外制作的时候,颜色的形态更容易把控,所以它对于咀嚼功能、咬合功能的恢复,要比口内直接树脂充填更好。 日常中,孩子们在家长的监督下除了必须养成良好的洁牙习惯(每天刷牙、使用牙线),少吃含糖食品、少喝碳酸饮料,还需每半年至一年前往牙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,以尽可能预防无自觉症状的“早龋”发生。 密其凤,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主任,中共党员,主任医师。1999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口腔系,硕士研究生。擅长儿童口腔各类常见疾病的诊治,专注口腔正畸专业,特别对口腔各类复杂错颌畸形的传统矫治和隐形矫治右丰富的经验。参与科研课题3项,发表论文十几篇。荣获临沂市三八红旗手、临沂市优秀医师、临沂市优秀党员、临沂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。曾进修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九院正颌正畸科。 社会兼职: 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口腔保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,山东省口腔医学会激光委员会常委,山东省老年医学会种植委员会常委,山东省口腔医学会正畸委员会委员,山东医师协会口腔正畸专委会委员,隐适美认证医师。
阅读:7294






